查看原文
其他

李江涛、王阳 | 碳中和,改变了什么?呼唤着什么?

中国电力 2023-12-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能源研究俱乐部 Author 李江涛 王阳

编者按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为我院青年研究员李江涛博士与国家气候中心王阳博士的交流思考,与您分享。





     “碳中和”引发了能源、气候、产业、金融等诸多领域的热烈讨论。立足研究思考,本文浅谈碳中和愿景带来的改变以及实现碳中和的要求。



碳中和,改变了什么?

     碳中和,点亮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前景。2015年《巴黎协定》的签订,开启了人类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篇章,但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悍然宣布美国退出,给实现全球温升控制目标蒙上了浓厚阴影。2019年以来,全球兴起了一轮碳中和“浪潮”,主要由欧盟及其成员国主导,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个别国家有所响应。2020年9月中国明确宣布碳中和时间表,日本、韩国紧随其后,碳中和阵营的快速扩容极大振奋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信心与希望,全球气候治理的前景也为之一变。2020年,新冠疫情与美国大选叠加,欧盟和中国抓住了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变革的宝贵机遇,占据了全球气候变化议题的制高点。2021年初,拜登政府一上台便宣布重返《巴黎协定》并设定较为激进的能源气候目标,新一轮国际气候政治博弈已经开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多次强调,要实现《巴黎协定》1.5℃温升控制目标,全球需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虽需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但在国际气候政治博弈中仍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当前占据的优势和获得的认可或很快消失,我们必须早做准备。


碳中和,倒逼着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变。全球气候变暖是一项证据确凿的科学事实,人类应当建立有效机制并采取切实行动来避免无法承担的气候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全球气候治理是继石油之后世界各国争夺发展权利和发展空间的又一博弈工具,碳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的问题。中国宣布碳中和时间表,无疑加剧了这场全球竞赛。四十余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敢于制定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底气;反过来,碳达峰与碳中和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设定了目标和约束,将倒逼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从高碳到低碳再到无碳的模式转变。碳中和愿景的确立,可谓正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展望未来,以制造业立国的中国是否也将经历较为彻底的产业外迁,14亿人口的庞大需求有多少可以通过国外供给来满足,这些都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回答的问题。


碳中和,加快了能源低碳转型的速度。本世纪以来,新一轮能源转型方兴未艾,其主要特征是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零碳能源快速发展。当前,新能源发电已经或将要进入平价时代,能源转型正在迎来拐点时刻。回望过去,主流机构多明显低估了过去十年新能源发展的速度,而对化石能源的发展惯性给予了较高预期。展望未来,主流机构多预计基准情景下碳排放降幅有限、降速缓慢,认为实现《巴黎协定》温升控制目标困难重重。碳中和愿景的确立,使得能源转型不再是一道“能否降碳、能降多少”的论述题,而变成一道“必须零碳、多措实现”的求解题。碳中和愿景指引下,未来较长时期将见证倍增式的零碳能源规模扩张和占比提升。当然,碳中和是正负相抵、而不是没有排放,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并不唯一,未来的能源结构仍会是丰富多元的,未来的能源系统必然是多能协同的。



碳中和,呼唤着什么?

     碳中和,呼唤着未来四十年持之以恒的全面努力。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中国从排放达峰到全面中和只有约30年时间,远少于发达国家2050年碳中和目标下50-70年的时间跨度。说得宽点,从2020年愿景制定到2060年前愿景实现,中国只有约40年时间。但我们绝不能小看四十年时间中国可能发生的变化,正如改革开放初期是万难想象中国今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当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我国碳排放绝对规模之大,不能指望毕四十年之功于一时、于一域,达峰不易、中和更难。碳中和愿景的实现路径,还是要留给时间去探索,这不是在一两年之内便能回答的问题,也不是给出了一份答案便能一成不变、按图索骥。碳中和愿景,是先定下目标,再去寻找路径,而不是知道了方法,再去执行验证。实现碳中和愿景,不能只依靠节能提效带来的能源需求降低,也不能只依靠新能源发展带来的电力部门脱碳,而必须依靠各经济部门和各能源行业的全面努力。此外还需指出,达峰与中和均是一个基于事后核算确认的阶段性目标,尤其是达峰过程可能是一个持续数年的平台期。


     碳中和,呼唤着技术的快速突破和市场的有效激励。可以肯定地说,当前人类并不具备实现碳中和的技术经济条件,未来仍需要商业化部署技术的成本进一步下降、仍处于理论或试验阶段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应用。例如,部分工业生产过程所需的高温高压环境尚无法摆脱化石能源的使用,航空、航运等领域在短时间内尚难实现经济脱碳的技术转变,电力系统向可再生能源占据主体地位演进仍需储能技术的突破,寄托“终极能源”希望的氢能还面临着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产储运销基础设施薄弱、终端用氢成本较高等困境,肩负中和重任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很远距离。除技术之外,实现碳中和还需市场机制的创新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本质是将碳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交易对象实际是在配额管制下不用为自身产生碳排放而承担责任的权利。实现碳中和,碳市场不可能“包打天下”,而必须多种市场机制协同发力。碳市场要加强与常规能源市场、普遍商品市场的融合交互,金融市场对绿色投资和气候融资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碳中和,呼唤着政府的强力主导和个人的积极贡献。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气候治理,是全球性的公共产品。面对共同挑战、打造公共产品,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宏观经济治理和社会运行管理。当前,中国政府正在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地方政府、重点行业制定积极明确的达峰时间表,己有部分省份、行业和企业宣布了鼓舞人心的达峰目标。我们相信,中国正在加速接近碳排放峰值,也必然会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指出,普通民众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深度和感受程度,要明显弱于雾霾、尾气等环境污染,因此对其危害的防范和采取的行动也明显偏弱。然而过去数十年,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正在持续全面显现,避免其演变为不可逆转、无法承受的气候和生态灾难变得空前紧迫。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要尽快从“大家的事”转变为“自己的事”,提高认识、主动参与、积极贡献,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为建设美丽中国、共建美丽世界作出应有贡献。   
(本文来源于能源研究俱乐部)



江涛 博士 高级工程师,任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长期从事电力经济分析、电力供需预测、中长期能源展望、国际能源统计等领域研究咨询工作。牵头承担多项重大研究咨询课题,曾获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成果奖等。工作以来,发表期刊评论70余篇。主笔编著《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年度报告(中英双语),牵头运营《电力供需研究》微信公众号。曾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青团员,国网能源院新青年岗位能手、优秀青年岗位能手、优秀课题负责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阳 博士 师承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院士,任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与预报、可再生能源的气候生态环境效应、能源转型与气候变化等领域研究咨询工作。主持研发中国高时空分辨率太阳能资源数据库、国家气候中心新能源大数据平台,主持评估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技术和经济可开发量。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气象局研究专项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期刊论文17篇,主编书籍5部。连续三年荣获国家气候中心先进个人。








 往期回顾 


【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构建跨界融合的能源数字生态恰逢其时

【企业全要素驱动】数字时代企业的人本主义价值

◀ 赵伟 | 能源对产业的支撑力需要持续加强

 韩四维 | 贯彻能源新发展理念涉及两个重要方面

◀ 吴潇雨 | 关于农村能源互联网构建问题的思考

 陈沛光 | 乡村能源互联网的思考

【城市能源规划智见】苏州市常熟经开区综合能源规划简介

【城市能源数据创新】城市能源变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是荣光还是方向:世界500强的认知逻辑”PPT


编辑:杨彪

审核:方彤

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